目前,全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被扶”向“自扶”转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后半程,已经到了决战“硬仗中的硬仗”的关键时刻。但部分贫困群众依然抱着“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的心态,“等、靠、要”思想并未根除,沉溺于享受低保、医保等各项“政策红利”,甚至滋生“福利依赖”。只有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并重,切实转变贫困群众观念,真正克服“靠着墙根晒太阳,坐等别人送小康”的“懒贫”思想,让贫困群众从“被扶”变“自扶”,从根本上激发脱贫动力。
“脱贫”向“致富”转变。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节奏、大决战状态,但一些已脱贫人口自身“造血”能力还很弱,稍一“断奶”就会反弹。“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扶贫工作不能简单的“一兜了之、一建了之、一脱了之”,要通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寻找产业支撑,发展循环产业,让贫困群众脱贫有“术”,致富有“路”,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打赢”向“打好”转变。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直忙于脱贫,却忽略了返贫的“风险点”,长效巩固措施纸上谈兵,“富果”虽结,但“穷根”难除。做到有效避免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与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等重要,我们越到最后越不能产生“交差”心理,要下足“绣花功夫”,“硬核”出招,通过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通讯员 朱晓珊)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楚雄日报社承办
联系电话:(0878)3398960 投稿邮箱:yncxwtg@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云南兴彝律师事务所 张绍良
滇ICP备:0810175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98960
楚雄州网上打击侵权假冒监督举报电话:0878-338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