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彝绣绣制的国旗和国庆活动标识。张芹洪 摄
云南楚雄网讯 每当夜幕降临,从牟定的化湖广场到楚雄的彝人古镇,再到昆明的翠湖边,均可看到穿着牟定彝族服饰、抱着牟定彝族龙头四弦琴、跳着牟定左脚舞的欢快舞者。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的决策部署下,牟定县彝族刺绣与左脚舞文化旅游产业互促互进、融合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已成为牟定文旅产业的名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牟定“万人左脚舞”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县从事彝族刺绣产品经营的企业和实体店,已由2003年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家,有专业经营彝族刺绣的艺人200多人、掌握彝族刺绣技艺的民间艺人8700多人。
“我们是牟定最早开铺面卖彝绣的。在那之前,虽然彝绣的历史悠久,但却没有人把它当成是一种商品。” 2003年,绣娘鲁翠芹成为第一批开店“吃螃蟹”的人。经过十年的发展,她有了自己的公司,自主设计、生产、销售高档彝族服装、各种款式绣包等120多个刺绣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及韩国、意大利等。去年公司产值达600万元,今年预计可突破800万元。“过去,刺绣只是彝家妇女喜欢的一项活动。如今,每套纯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上品可达万元以上,彝绣已成为彝家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渠道。”鲁翠芹说。
为了让彝绣精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牟定县进行了新的尝试。2016年1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少数民族青年和女性创业就业发展”项目的支持下,共青团牟定县委成立了牟定县青年彝族刺绣创新协会,为彝绣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项目已培训有基础的绣娘300余人, 返乡创业青年金瑞瑞、张建勋、普明惠先后以彝绣创业,带动绣娘100余人。同时,中央美院客座讲师范奶昔为协会设计10件彝绣创新作品,推广到国际市场,部分产品将于近期亮相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协会还设计了一组包括国旗、国庆70周年活动标识在内的彝绣作品,将于国庆期间在牟定县城展出。”协会秘书长张建勋介绍,彝绣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7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主导,牟定千年彝绣呈现产业化发展势头。2000年规划建设了发科屯步行街,发展彝绣店11家;2012年规划启动了概算投资15亿元的彝和园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集中打造彝和园彝族民间工艺品一条街,迁入和发展彝绣企业30多家;2013年规划启动了“左脚舞山城”建设,为彝族左脚舞文化和彝绣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13年以来,该县争取文化产业扶持资金50余万元,对37家彝绣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团县委、县妇联积极向17户彝绣经营户发放创业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100余万元,并加大工商、税务政策支持,助力广大绣女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2019年,牟定县将进一步挖掘“中国彝族左脚舞之乡”、彝绣等文化资源,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相信,彝绣的未来更可期。记者 马银彬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楚雄日报社承办
联系电话:(0878)3398960 投稿邮箱:yncxwtg@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云南兴彝律师事务所 张绍良
滇ICP备:0810175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98960
楚雄州网上打击侵权假冒监督举报电话:0878-338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