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聂春红)“‘亲家母’!你说我家咋会有那么多愁不完的事啊,因为脱贫攻坚政策好,我家日子好过了,今年光果园收入就有十多万元,包包里钱也不少,可我又愁了:我想开个农家乐不知行不行?家里想买辆车,年纪大了怕考不过,拿不着驾照?还要准备帮姑娘在昆明买房,你说我愁不愁啊!”才有近一个月没进村来,刚走进“亲家母”家坐下,我的结对扶贫联系户 ——永仁县维的乡么吉利村委会鲁母村民小组的彭艳丽就热情的拉着我的手,和我絮叨她家的事。
我们对彭艳丽家初次开展贫困户调查时,她家房子还是破旧的土坯房,围墙经多年风吹雨淋长满了茅草,瓦顶破旧可以看到几处缝隙,狭窄的堂屋内长年被烟熏得漆黑,包谷棒、糠料等乱七八糟堆了一屋,找不到可以坐的地方。
初次见到“亲家母”的时候,她总是皱眉低着头,话语很少。详细沟通交流后,基本掌握了她家的困难:她家4口人,大女儿23岁,正在上大学,儿子21岁,带残疾。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个劳动力,女儿上大学、儿子残疾、缺技术缺资金是导致她家贫困的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亲家母”的那些困难事,才是脱贫的关键所在。经过多次进村入户,反复协商沟通后,我们协助“亲家母”彭艳丽家认真制订了年度脱贫帮扶计划和一系列帮扶措施:解决劳动力技能水平;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村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发展资金,帮助协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享受金融扶贫政策,主要用于果树种植、提质增效和养殖增收;解决住房问题,按政策享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让她家旧房换新房;解决孩子上学困难问题,为她女儿申报享受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政策减轻她女儿上大学费用负担等。通过帮扶,让工作队员和群众逐步变为了“亲家”,她家也逐步脱贫。
脱贫路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亲家母”家沿着脱贫目标逐步蜕变,过去那些困难一一被解决,难题逐渐不复存在。如今的“亲家母”家,旧房变新房,家里的果园和养牛年收入1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旧债,手里还有了余钱,女儿顺利读完大学,今年已经通过招考就业。如今“亲家母”又有了新打算,她想在自家果园里开农家乐。为了方便进城销售她家的樱桃、桃子和提高生活质量,她想买一辆车,她说她老伴近期已经到城里驾校学车了,但是她发愁她老伴年纪大了,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驾照。另外,她女儿打算在昆明买房,她想尽量多挣点钱帮姑娘买房……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楚雄日报社承办
联系电话:(0878)3398960 投稿邮箱:yncxwtg@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云南兴彝律师事务所 张绍良
滇ICP备:0810175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98960
楚雄州网上打击侵权假冒监督举报电话:0878-338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