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网讯(鲁建兰)南华县马街镇在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着力加快核桃产业的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马街核桃历史源远流长,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据推测不少于300~400年,百年树龄的核桃树随处可见。马街核桃因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久富盛名,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核桃之乡”,2006年,马街早熟优质核桃产业被评为“科学技术进步奖”,2009年,在全国核桃大会上马街核桃荣获“银奖”。马街的核桃不仅成了当地老少皆宜的美食,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马街万亩核桃示范基地
近年来,马街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抓好核桃发展“四字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增收创收,把核桃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
外商到马街镇收购核桃
从“种”字上下功夫。为引导核桃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每年,镇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镇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发展核桃种植,从整合项目、零星种植、发展大户种植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核桃种植。
从“管”字上下功夫。该镇还大力实施科技兴果战略,每年举办核桃种植培训会30多场次,依托楚雄州林业草原局挂包马街镇诸葛营村为契机,邀请核桃种植专家讲授核桃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嫁接、成熟采摘、烘烤等技术,提高果农的科技意识。同时,对在核桃产业发展中业绩突出的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种植能手等给予表彰奖励,为加快核桃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群众正在加工本地商人收购的鲜核桃
从“技”上下功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全镇培养一批泡核桃种植的“土专家”、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每年每村在“土专家”、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中推送1到3名文化水平和种植技术较高的人员到州县林业草原局培训,通过专家理论结合实作的专门培训提升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并由该技术人员负责该村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指导,为该镇的核桃种植和加工服务,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从“销”字上下夫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万三进”、“双联双强”、“群众困难问题大排查快解决”活动等的开展,镇党委政府根据地理区位、就近等原则,积极为农户联系商家,积极培养本镇核桃收购大户。目前,全镇组建核桃专业协会13个,培养核桃收购大户6户,引进重庆、大理下关威山、楚雄等核桃商人5户,农户销售可不出门就有人上门服务,极大方便了农户的销售。
马街本土青年歌手陶建阿成为马街核桃代言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带领下,马街镇的核桃种植规模连年扩大,成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2014年以来,投资355.6万元建盖核桃烤房889座,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5000亩,退耕还林16474.2亩,坡耕地治理6000亩;培育核桃产业经营主体13个,截至目前,马街镇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1995年的10倍和17倍。
马街百年古核桃树(者美春 摄)
如今,马街的134个村民小组4311户人家种植了核桃,户均48.7亩,进入盛果期的10.5万亩左右。2020年,核桃产量达2000余吨,仅此一项经济收入就突破2000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核桃收入大户754户,其中3万元以上的104户,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百姓增加了收入。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楚雄日报社承办
联系电话:(0878)3398960 投稿邮箱:yncxwtg@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云南兴彝律师事务所 张绍良
滇ICP备:0810175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98960
楚雄州网上打击侵权假冒监督举报电话:0878-338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