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段伽忱) 楚雄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健全机制、积极探索,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培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培植特色产业。制定《楚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扩面实施方案》《楚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重点示范社考评办法》,结合核桃、魔芋、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状况、脱贫户产业发展意愿,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精准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培育100个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管理和产业农户支持;发放小额信贷3716.39万元,扶持793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发展产业;投入150万元着力打造15个市级示范社,严格考核验收。2021年,全市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实现32家辖区农业龙头企业绑定168个专业合作社、106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帮扶8522户脱贫户33498人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楚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专项行动方案》,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通过组建村集体产业管理公司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开透明的股份合作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21年,全市投入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飞地经济”为主要模式,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20个,年底全市15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有87个,占56.5%,其余村(社区)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
建立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出台《楚雄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产业项目资产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紧扣脱贫攻坚期间实施的乡村集体产业项目,建立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义务匹配、运行管理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2021年,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02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和收益性扶贫资产项目33个,实现集体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覆盖。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楚雄日报社承办
滇ICP备:0810175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7